2015年 | 来源: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刘婷)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浙江省龙泉市档案局整理编选的《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二辑全四十四册,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龙泉司法档案选编》收入浙江龙泉地区所藏晚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值第二辑出版之际,专家学者日前在中国出版集团针对这一晚清民国档案文献整理的成果,探讨文书整理与法制史、社会史研究的课题。
据出版方介绍,龙泉司法档案是继巴县档案、南部县衙档案、台湾淡新档案、宝坻档案、黄岩档案之后,历史时期档案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这批档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龙泉原地方法院完整接收而来的,现保存于浙江省龙泉市档案馆,共计一万七千余卷,时间上自咸丰元年,下至民国三十八年,记录的诉讼案件超过两万个,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档案。第一辑(晚清时期)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晚清司法档案,上自咸丰元年(1851),下至宣统三年(1911)。第二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六年(1927)地方司法档案。专家表示,该书的出版带动了以龙泉司法档案为核心的制度史、法制史、社会史以及文书文献学的研究走向深入。另据介绍,龙泉司法档案为研究中国司法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包括制度、程序、法理、实践等各方面的过渡和衔接以及法律与社会变迁之关系,近代浙南地方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宗族组织、婚姻形态、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相较于其他民国地方司法档案,其完整性、系统性、丰富性是空前的,它对于民国基层社会和司法实践的翔实记录,是中国法制史、社会史、区域史研究的珍贵档案史料,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